教學活動
首頁教學教研教學活動
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
來源:本站

一、課程性質與任務

       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之一,是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。

       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。本課程的任務是: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,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;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,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文化素養;為學生的職業生涯、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。

二、課程教學目標

       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,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,培養聽、說、讀、寫等語言技能,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;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,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,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,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提高自主學習能力;引導學生了解、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,培養正確的情感、態度和價值觀。

三、教學內容結構

       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、職業模塊和拓展模塊三個部分構成。

1. 基礎模塊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,教學時數為128~144學時。

2. 職業模塊是適應學生學習相關專業需要的限定選修內容,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安排教學,教學時數為54~72學時。

3. 拓展模塊是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繼續學習需要的任意選修內容,教學時數不做統一規定。

四、教學內容與要求

(一)基礎模塊

       基礎模塊的教學要求分為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兩個層次,學校根據所在地區、學制、專業等實際情況選擇教學要求的層次,并要積極創造條件,爭取達到較高要求。

1. 基本要求

(1)聽

能根據簡單課堂教學用語做出反應;

能利用關鍵詞捕捉簡單信息(如姓名、電話號碼、職業等);

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會話和職業場景中的簡單指令。

(2)說

能給出簡單的要求和指令;

能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日常會話;

能簡單描述個人和日常生活情況;

能運用附件二“交際功能項目表”中不標*號的功能進行簡單交際。

(3)讀

能抓住閱讀材料的中心意思,找出細節信息;

能讀懂簡單的應用文,如請柬、通知及表格等;

能讀懂附件三“話題項目表”范圍內常見題材的簡短閱讀材料。

(4)寫

能填寫簡單的表格(如:個人信息、問卷等);

能寫簡單的個人介紹;

能用簡單句描述事物、表達看法。

(5)語音

能朗讀句子和短文,節奏、重音基本正確;

能借助國際音標和拼讀規則讀新單詞;

能在交流中做到語音、語調基本達意。

(6)詞匯

學習1 700個左右單詞(含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詞匯),同時學習200個左右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。

(7)語法

能理解附件四“語法項目表”中不帶*號語法項目的形式和意義并使用。

2. 較高要求

(1)聽

能根據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多步驟指令做出相應反應;

能理解所聽日常交際對話的大意;

能借助圖片、圖像等聽懂職業場景中的簡單活動安排和會話。

(2)說

能給出多步驟的指令;

能通過詢問解決交際中的疑惑;

能就日常生活及相關職業話題進行簡單交談;

能運用附件二“交際功能項目表”中所列功能進行交際。

(3)讀

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猜測詞義;

能根據文章信息進行簡單的推理、判斷;

能讀懂附件三“話題項目表”范圍內常見題材的閱讀材料。

(4)寫

能根據提示或關鍵詞轉述課文大意;

能簡要描述熟悉的事件和經歷;

能根據范例,仿寫應用文,如通知、電子郵件、個人履歷等。

(5)語音

能根據語音、語調理解日常生活中說話者的意圖;

能在交流中做到語音、語調達意。

(6)詞匯

在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繼續學習200個單詞,達到1 900個;同時學習大約300個左右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;能根據構詞法自主擴展詞匯量。

(7)語法

能在基本要求的基礎上,理解附件四“語法項目表”中標*號語法項目的形式和意義并使用。

(二)職業模塊

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可因不同行業對學生聽、說、讀、寫等技能的不同需求而異。

1. 學習300個左右行業通用的專業詞匯及縮略語。

2. 生產制造類專業的教學,可側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。要求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讀懂與專業相關的簡單技術、業務資料,如:簡單的產品說明、廣告和操作說明等,并能通過網絡查詢相關信息。

3. 服務類專業的教學,可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。要求能用英語初步處理簡單的常規業務。如:接待、處理業務電話、信函、電子郵件以及填寫業務表格和相關票據等。

4. 對英語要求較高的相關專業,可根據專業實際,把職業模塊整合為相關專業課,增加相應學時,進一步擴展職場常用英語的深度和廣度,以滿足職業需求。

5. 其他專業類別的教學,可根據本行業的需求,制定相應的教學要求。

(三)拓展模塊

1. 聽

能聽懂簡單敘事和熟悉話題的口頭陳述;

能聽懂職業場景中的活動安排及會話;

能聽出說話者的不同態度和情感。

2. 說

能在有準備的情況下,就一般話題作口頭陳述和轉述;

能對日常詢問和要求做出恰當反應;

能就日常生活和相關職業話題進行交流。

3. 讀

能理解一般文章的篇章結構;

能理解作者的意圖、觀點和態度;

能根據需要從網絡或其他渠道查找信息。

4. 寫

能寫出簡單的應用文,如申請、活動安排、簡介等;

能根據所讀短文寫讀后感或摘要。

5. 詞匯

學習2 200個左右單詞(含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詞匯),同時學習大約400個左右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;能根據構詞法自主擴展詞匯量。

6. 語法

能使用附件四“語法項目表”中所有語法項目。

五、教學實施

(一)教學建議

1. 教學要以學生為本,發揮學生的自主性,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,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,激發學習興趣,鼓勵學生積極嘗試,勇于實踐,體驗成功,樹立自信心。

2. 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,依據教學目標,結合教學內容與要求,設計符合學生實際、目的明確、操作性強、豐富多樣的課內外教學活動。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,體驗語言,培養技能,積極實踐,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。

3. 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,因材施教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,為其提供多種學習選擇。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進行補償教學,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進行拓展教學,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,使每個學生均學有所得。

4. 職業模塊的教學要結合行業的實際需求,利用真實場景或設置虛擬場景,選擇真實或實用的語言材料。

5. 教師要加強教學研究,積極參與教學研究活動,研究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規律,總結、交流教學經驗。

(二)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建議

       學校要為英語教學配備必要的音像視聽設備和資料以及計算機、互聯網等設施。教師要利用、開發教學資源,豐富教學內容、教學途徑和手段;利用現有的廣播電視、英語報刊、圖書館、視聽室或電子閱覽室等,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,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。

(三)教材編寫建議

       教材編寫要以本教學大綱為依據。教材內容應體現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教學目標,落實各個模塊的內容與要求。

       選材應積極向上,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,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,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;語言材料要有真實性、時代性,注重實用性,貼近學生生活和未來職業,能激發學習興趣。教學內容安排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。

       教材設計要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語言學習規律,應設置生活和職業活動場景,設計有意義的交際活動,重要語言現象要有足夠的復現率。

       教材編寫形式應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心理;努力提供多介質、多媒體、滿足不同層次教學需求的教材及數字化教學資源,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比較全面的教學支持。

六、考核與評價

       英語教學評價的目的是,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效的評價,及時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信息,幫助教師改進教學,促進學生發展。評價要注重診斷與指導功能,突出激勵作用。

       評價要堅持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、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、互評相結合。形成性評價可采用作業、測驗、課內外活動等形式。終結性評價可采用聽力測試、口試和筆試等形式,也可采用真實性任務。

       考核要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,注重考查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,兼顧策略、情感和學習態度等。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應在考核中分別占相應的比例。

 

最近最新的日本中文字幕mv|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观看|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|最近日本mv字幕免费高清遵义经济学校